近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和省住建厅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住房公积金体检评估工作,健全中心党组主导、党组书记主抓、办公室主推、业务处室主责的组织保障,坚持“可量化、可评价、可感知”工作原则,用好“一张表、一报告、一清单”工作机制,以高标准做好体检评估工作为抓手,持续推动住房公积金高质量发展。
一、精准量化体检指标数值,形成自评“一张表”。以获取和测算指标值为出发点,聚数成表,打牢体检评估工作基础。一是把握指标内涵。认真收看住房公积金监管司体检评估视频会议,在吃透上情的前提下,组织开展体检评估业务培训会,深入研究体检评估6大类33项指标体系内容,准确掌握体检指标定义和测算方法。二是采集原始数据。对照中心制定的体检评估实施方案,将体检指标逐项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对标“历史”和“行业”两个维度,一方面借助中心可视化监管服务平台“一键生成”的统计报表、运营报告以及住建部电子稽查工具、监管服务平台等渠道采集数据,另一方面查询近三年来全国和全省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社会经济统计年鉴等公开资料,筛选汇总所需数据,构建详实数据库。三是精准测算指标。建立体检评估电子表格,严格按照指标体系规定的口径测算指标值,并通过系统后台、人工复核、逻辑检验以及统计报表勾稽关系进行校验。在保证定量评估指标数值正确、真实,定性评估指标自检客观、全面的基础上,汇总集成体检评估自评“一张表”。
二、全面评价管理运营状况,完成评估“一报告”。以指标评价为关键点,将静态数据转化成趋势分析报告,全面把握中心运营状况。一是加强指标分析。整合各责任处室指标测算分析报告,采用折线图、柱状图、雷达图等多维分析方法,联合处室负责人、业务骨干“把脉会诊”,既梳理总结工作亮点,又查找业务运行中的不足,以此提高工作人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二是开展调研交流。以“四进”“两送”“两问”走访调研为抓手,领导班子深入管理部和基层一线,梳理群众业务办理评价反馈,挖掘指标背后制约公积金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参加省厅住房公积金监管处体检评估交流会,赴其他城市中心调研取经,充分运用样本城市对标、行业标准值分析、要素交叉分析等多种方式,找准在全国住房公积金系统位置和努力方向,画好中心“自画像”。三是完成自评报告。坚持边测评、边研究、边总结,加强统筹协调,紧扣时间节点,及时复盘体检评估开展情况,高质量完成包括总体运行情况、工作亮点、问题不足和对策措施等内容的自评报告,并按程序提请住房公积金管委会审议和省厅复评。
三、推动评估成效可及可感,落实整改“一清单”。以指标优化为着力点,聚焦体检评估问题清单,全力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一是开好治病良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召开党组会、主任办公会、专项研讨会,党组班子和有关职能处室认真研判体检评估反馈出问题的轻重缓急,分类施策,对症下药,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处室、具体措施、完成时限以及整改成效,并纳入年度推进重点工作中。二是强力推进整改。党组书记领办重点难点问题,统筹各方力量集中攻坚。班子成员通过检查台账、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督促指导分管领域责任处室和有关部门抓好短板弱项整改。办公室做好上下沟通、统筹协调、跟踪提醒等工作。各责任处室及有关部门按照时限和要求不折不扣完成整改任务。三是确保整改成效。实施周期性监测运行分析,每季度更新体检评估自评表,并与落实巡察、审计整改等工作结合起来,放大整改合力。今年以来,盐城中心通过优化调整使用政策,建成电子档案系统,建立日常资金自动调剂存储机制,制定《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及实施清单》等多种举措,全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稳步扩大,数字化发展加速推进,服务效能显著提升,资金运行安全稳健。1—11月,全市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8.78万人,归集公积金119.37亿元;共为37.29万缴存人提取使用公积金90.15亿元,支持1.54万职工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9150笔、47.32亿元,公积金使用人数同比增长20.71%;“公积金贷款市场占有率”“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分”“跨省通办业务及时办结率”等9项指标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以评促改、以改促优”成效显著。